近日,由億歐 EqualOcean主辦的2021世界創新者年會(WIM2021)順利召開,“GTM2021全球科技出行峰會”作為本次年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匯聚了來自汽車出行產業界諸多上下游知名企業、機構、跨界科技公司的高層,共話行業發展,暢想產業未來。中科創達執行總裁武文光受邀出席會議,并參加了“汽車供應鏈自主崛起與產業價值鏈革新”主題圓桌討論。
隨著汽車產品科技化趨勢的不斷深化,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與智能網聯對軟件與算力的需求日益提升,軟件及算力定義汽車已成為行業共識。汽車從功能汽車向智能汽車迭代升級,促使消費者對于汽車的認知也從單一的出行工具逐漸轉變為具有擬人溫度的出行伙伴。與此同時,汽車的智能化水平成為了產品差異化的關鍵,也成為了各大主機廠的戰略發展重心與競爭重點。在汽車產業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行業參與者應如何面對汽車產業的全新變革?如何打造符合需求的供應鏈與產業價值鏈?圍繞這些行業熱點話題,武文光在圓桌討論環節,從軟件供應商的視角與現場嘉賓分享了相關觀點。
中科創達執行總裁武文光在圓桌談論環節發表觀點
汽車行業變革 催生全新形態
在面對關于2021行業最大變化的問題時,武文光表示:汽車行業今年最大的變化是由企業缺芯而帶來的供應鏈變化。如今伴隨企業自研向協同研發轉變、電動車制造門檻降低以及資本的涌入,各個供應鏈、供應商根據自身的價值確定了其在行業中的定位。此外,軟件比重的快速增加,也催生了汽車供應鏈和產業價值鏈全新形態的形成。
新形態中的新機遇 中科創達布局自動駕駛賽道
談到時代機遇話題時,武文光從數智化轉型為大家分享產業新形態變化所帶來的機遇。他表示:第一個形態變化產生于汽車的物理空間。隨著數字化與智能化的不斷演進,以及汽車開放系統的不斷進化,汽車物理空間已形成萬物互聯的全新形態,消費者對于汽車智能化程度產生更多的需求,進而為汽車產業帶來了新機遇。第二個形態是智能化的最終形態——自動駕駛。自動駕駛作為未來前景極佳的賽道,各個企業均在積極探索,中科創達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也于今年開始在自動駕駛領域展開業務布局。
汽車供應鏈新格局 順勢而為
針對目前新型汽車供應商的現狀,武文光表示:如今的汽車供應商系統早已發生了變化,這不僅僅是因為新生勢力的不斷加入,更是產業自然發展所產生的結果,如今整車造車壁壘的減弱,讓更多供應商在產業鏈中的地位由自身價值而決定,進而突破了傳統的組織形態束縛。未來,如何優化、調整組織形態,將成為傳統主機廠發展道路中的核心課題之一。
智能汽車崛起 未來發展可期
面對如何看待中國自主供應商發展現狀的問題,武文光認為:目前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離不開市場的引導,中國作為對于新鮮事物擁有開放、極高接受度的國家,催生了智能汽車產業的快速成長,傳統廠商攜手眾多新玩家、新勢力共同形成了助推行業發展的新力量,值得每一位深耕智能汽車領域的人感到自豪。
中科創達自2013年起深耕汽車軟件市場,在智能汽車操作系統、3D引擎、機器視覺、語音及音頻、自動化測試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產品和技術經驗,我們很榮幸能與行業伙伴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并獲得市場的接受與認可。未來,中科創達還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針對更底層、更基礎的方向,開展更深入的探索與創新。